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旅游动态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景点、美食

2023/6/18 9:11:43 人评论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景点、美食

 交城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下辖县,位于吕梁山东麓,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北枕吕梁,南带汾河,东据太原,西临方山、离石。距省城太原51公里,属城郊型通衢热线,是吕梁的东大门,省城太原的近郊县。中国公路主干线307国道绕城而过,大运高速、夏汾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交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城鼓书、交城莲花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吕梁山中段东麓。介于东经111°24′至112°17′,北纬37°28′至37°54′之间。[13]  东与清徐县,南与文水县接壤,西与离石区,西北与方山县、娄烦县相通,北与古交市毗邻,交城县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其中平川130平方公里,山区1692.11平方公里。至2013年,交城县落叶松、云杉集中,生长有松、柏、杨、桦、槐、柳、枣、核桃等树种;党参、黄芪、猪苓、伏苓等野生药材200余种;灵芝、银盘、黑木耳、羊肚菌等野生菌类10余种;沙棘、山桃、山杏等野生果类20余种。至2013年,交城县西部山区庞泉沟一带是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一,是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颧、兔狲、金雕、猞猁、林麝、弥猴、金钱豹等数十种稀有动物繁衍栖息地。

图片

气候
  交城县属于暖温带大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743小时,年平均气温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440~7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2%,无霜期为100~161天。

图片

交通
交城位优越,交通便利。交城毗邻省城,距太原仅50公里,是太原经济圈的内圈层,是山西承东启西桥梁作用的重要节点。境内大运高速、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307国道纵横穿越,相连成网,30分钟可直达太原武宿机场、太原高铁站,交通十分便捷,具有优先接受大太原经济圈辐射的区位优势。

图片

旅游美景
3.1|玄中寺
   玄中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西北十公里的石壁山上,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建成于承明元年(476年)。因此地层峦叠嶂,山形如壁,故又改名“石壁寺”。
  寺内最古建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所建之天王殿、七佛殿、千佛阁、四殿三院,逐级升高,依山就势,层层叠置。此外还有钟鼓二楼、南北塔院、祖师殿、鸠鸽殿、接引殿、准提殿及僧舍、禅院、客房、斋堂等建筑散布各处;秋容塔雄峙寺东山巅,为宋代遗物。
交通
玄中寺距天宁寺约7千米,距交城约10千米。从交城至文水的公路经过玄中寺山口,搭过路中巴到交城。路口进到寺院还有4~5千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2|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吕梁山东麓,距省城太原约56公里,交通极为方便。公园总面积18.7万公顷,自然景观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贵树种侧柏林、特色乔木林、观赏林等,世界珍禽褐马鸡、候鸟、野鹿、原麝、金雕等几十种名贵动物栖息于此。园内的千年古刹玄中寺坐落于深山幽谷之中,北方罕见的龙堂寺天然溶洞怪石嶙嶙,形态万千,元代古建筑永福寺古香古色,耐人寻味。瓦窑沟内,叠层沙岩。
交通线路
  公园中玄中寺距天宁寺约7千米,距交城约10千米。从交城至文水的公路经过玄中寺山口,搭过路中巴到交城2元。路口进到寺院还有4、5千米。
公园中龙堂寺交通十分方便,距高速公路、307国道和正在施工修的铁跆路线各30公里。219省道5公里。距太原市100公里,晋词公园70公里,古交市50公里,睦联坡烈士陵园30公里,天宁寺、玄中寺各50公里,文水刘胡兰烈士陵园50公里,武则天纪念馆40公里,会立果老峰避暑山庄40公里。


图片

图片


3.3|四十里跑马墕
  四十里跑马岩位于会立乡柏峪沟川西部,主峰孤言山,亦名狐爷山、宽坪沿,海拔2261.9米。山全长直距20公里,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北连云顶山,东通四道川,南连寺沟崖,为交城县与离石县界山。山体保持了燕山运动宽缓的背斜构造特征,属石灰岩穹窿高中山。山顶为唐县期夷平面,平坦宽展,牧草丰富。北部土壤属石英砂岩质山地棕壤,中部土壤属石灰岩质山地草甸土,南部土壤属黄土质山地生草棕壤。主峰孤言山东距会立24.5公里。山脊走向北南。


图片

3.4|果老峰
  果老峰一般指山西榆社、祁县果老峰或山西交城果老峰。
  果老峰庄园位于山西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景区内,是集旅游、住宿、狩猎、娱乐、承办会议为一体的理想旅游景点。
  相传果老峰是赫赫有名的唐八仙之一张果老修行之处。悠闲散漫的张果老倒骑毛驴四处云游,一路行行止止,如闲云野鹤一般十分惬意。这一日来到榆社地界,忽然发现与广阔的汾河平原相接的这一带太行群山树林荫翳,鸟兽成群,胜似仙境,便停驴驻足,留恋不前,欲盘桓数日,再行北上。这一盘桓不要紧,竟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张果老干脆就在此修仙养道,住了下来。至今在山顶的巨石上还有一排驴蹄印,一个饮驴槽和一片长年积水不断的“驴打滚”石凹,传说这些都是张果老的毛驴留下的。
  早已浸润了浓厚道教文化的果老峰处处透着道家的飘逸和洒脱,于千年之久的不露声色中奉行着自己“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教义,也许这正是其“有仙不名”的真正原因。
  然而果老峰又不仅仅是道家唯我独尊的所在,而是兼收并蓄了佛道文化的乐土。果老峰是佛家在中原最早的弘法地之一,早在十六国时就有僧侣在此建寺造塔,向外传播佛教。
  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张果老峰佛塔即以其精绝的工艺令人叹服,共4层高3.53米的方形石塔由整块麦矾石凿成,每层龛内菩萨、弟子、侍像雕刻精细,纹理逼真,衣薄似绫,栩栩如生,反映了北齐时佛教东渐于此已盛极一时的境况。原来在果老峰的山脚下还有更早的宫观寺庙,只可惜早已湮没于沧桑岁月之中,只有少数石窟及摩崖造像尚存于野。
  颇有门户之争的佛道两教于此同处一地实属罕见,而究其原因,还要上溯到一千七百年以前。地处中原的果老峰以其幽深美景成为道教的灵山胜境并不为奇,而到世纪之初佛教东渐后,这里也逐渐成为异族控制的区域,特别是石勒在此建立羯族政权后,为统一胡汉思想,开始大兴佛教。而绝少民族偏见、重视民族团结的石勒为争取最广泛的支持者,主张佛道并举也就成为可能。这样,民族、文化、宗教的融合使得果老峰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果老峰地处中原要冲,她的历史似乎从来就应该是一部战争史,但事实偏偏不是这样,果老峰的历史恰恰是一部出世避祸史。被道家视为灵山修仙养道之所的果老峰到十六国时,又有僧人于此皈依佛主出世安生,纵然山外战事连连,山内仍是青烟袅袅。甚至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都是最安全的避祸之所,山脚下的两个小山村就是榆社党史上著名的“官石崖会议”及“好地方沟会议”旧址,果老峰还是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临时驻地,形势紧迫时,他们就来到这山高林密与世隔绝的地方暂避一时。
  这样的位置地貌和历史渊源造就了果老峰含蓄、质朴而又浑厚的性格,如同她身边榆社、祁县、武乡的老区人民,自然、包容、不事张扬。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欲歌咏其美妙绝伦,然一旦置身于此,便将所有激情化为无形,看来这样一个清静高远的环境,确实是佛道信徒修行的最佳场所,以至于今天仍延续着其佛道文化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3.5|王山圆明寺
   王山圆明寺位于山西交城县城东北6公里奈林村北王山之阳,隋唐时创建,金代兴旺空前,为佛教曹洞宗禅院,元代皇家赐名为“十方大圆明禅寺”其东南柏麓岗宝塔,为交城明清十景之一“王山宝塔”。
  王山圆明寺晚唐迨至五代香火不绝,北宋末年一度荒废。金皇统元年(1141),高僧道信驻锡后,募化银两重新修葺。金大定三年(1163),禅师具眼继而扩建,敕赐为圆明禅院,永为十方栖禅之所。此后,金章宗完颜景之叔冀王完颜永功大力资助,寺院兴旺空前。当时,寺内有首座、提点、监院、维那、典座、知客、官门、副寺、值岁、药主40余人。
  元初,赐名为“十方大圆明禅寺”,大禅师愚智公为寺院住持。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圆明寺下院有成村观音堂数处。明洪武、永乐、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寺院迭经修葺。清中期,尚有寺僧30余人。晚清时期,因水源等诸原因,僧散庙圮,渐致败落。1956年将寺中释迦立佛迁于玄中寺大雄宝殿。“文化大革命”中,将寺中所藏高3.37米,宽1.1米,厚0.33米,本县最大的金明昌元年石碑炸毁,元建宝塔底部半壁拆毁,行将倾圮。
  现存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大雄宝殿、罗汉堂、普光堂、观音堂及山门;后院为东西两院:东院建有关帝殿、法堂、虚明轩,西院有来月亭、方丈、茶堂等建筑。寺东侧石崖有石刻造象26孔,大者两孔,深广1.17米,小者24孔,深广0.33米。中龛石佛、菩萨头均被毁。
  寺东南白鹿岗八角宝塔高20余米,外2层、内5层,迭式出檐,为本县现存最大砖塔。
  寺西1公里为墓塔区,残存金、元、明历代高僧灵塔、寿塔50余幢,多为本县雕匠杨氏凿刻。


图片

图片


3.6|卦山
  卦山位于交城县城北3公里处,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而得名,位于吕梁山东麓,距太原约67公里。满山的松柏树千姿百态,终年常青,有许多神秘的民间传说,被道家视为天然道场,文化积蕴深厚。有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的天宁寺、铸铁碑、毗卢阁、唐槐等景点。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旅游景点。宋代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


图片

图片


3.7|华国锋陵园
  华国锋陵园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城西北卦山,是前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的墓地,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华陵”。
  顺南望去,整个交城县城一览无余。起初传言陵园占地10公顷(相当14个标准足球场大),耗资过亿,2011年4月,山西官员澄清整个陵墓总面积为426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200多万元,也没用一块网上说的汉白玉。
  华陵的建造相信对交城、对山西、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有益的。首先,对于交城,不仅可以满足家乡人民怀念和瞻仰华老的感情需要,还能促进当地人文旅游发展。这一点,再明白不过。其次,对华老有感情的人远不止交城家乡人民,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人在。华老作为一位革命家、作为一位中共和中国历史人物,他不再是普通的人,懂得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只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都能想通这个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3.8|阳渠永福寺
  永福寺,位于交城县城东五里阳渠村中心,元代前名永福院,自明代始称永福寺。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创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2年),时有高僧大德住持,在交城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永福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交城县城东五里阳渠村中心。寺创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2年),时有高僧大德住持,在交城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寺,元代前名永福院,自明代始称永福寺。


图片

图片

图片


3.9|广生院
  广生院位于交城城内东关南巷南口迎面,座南朝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零年玄中寺接管,为其下院,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工程,派驻僧人管理,成为县城及附近地区佛教信徒新的活动场所。
  广生院,清代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邑绅士丁世醇(曾任浙江仁和知县)创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五十七年(1792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次重修。
  广生院建筑风格独特,建筑面积达1125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布瓦歇山顶,五踩斗栱,具有清代早期建筑特征,正殿及东、西配殿为二层楼式,各面阔三间,下层砖砌窑洞,古朴雄壮。正殿窑洞为无梁殿构造形式,室内贯通,空间扩大,利用率提高。释迦牟尼佛端座正中,通体贴金,金碧辉煌,摩诃迦什、阿难陀分列两侧。每眼窑洞内墙壁上另碹砌小洞窟各一眼,内供佛像,俗称“九窑十八洞”。上层抬梁式木构,秀丽壮观。正殿上层供奉西方三圣金像,中为阿弥陀佛,两侧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院后东南三层六角亭,上亭下洞,设计精巧,攒尖顶,高耸挺拔。立于亭中扶栏远眺,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
  山门外有一宋代古槐,粗壮高大,枝繁叶茂。广生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与近在咫尺的环神阁、丁家大院及丁家祠堂构成一处高品位的以古代建筑为依托的人文资源旅游区,具有极好的开发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产美食
4.1|核桃
  交城核桃个大、皮薄、肉厚,易取仁,出油率高,种植核桃有近2000年的历史。交城核桃有大龙眼、小龙眼、大花、纸皮露仁、早熟、串儿、穗状、光皮棉、长腰、抗风、横兰兰等五类12个品种。光皮棉核桃,粒大皮薄,表面光滑,每斤20多个,出仁率高达58.19%,仁含油量达72.65%。


图片

4.2|梨枣
  交城特产梨枣是中国希有名贵鲜食优良品种,1983年,由交城县林科所从省农科院引回交城,并进行科研开发。交城的梨枣主要分布在平川地区。梨枣,甜脆微酸。梨枣,树势中等,发枝力强,适应性广,果实9月下旬成熟。果形近圆形、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30克、最大果达80克。


图片

图片


4.3|骏枣
  交城特产骏枣是山西四大名枣之一,誉为“枣后”,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称。枣肉可提取食用香精,又可入药,有补血益气、安神养胃、健脾抗癌之功能。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瓦窑村枣种先后进入原苏联及阿尔巴尼亚地区。


图片

图片


4.4|沙棘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胡秃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根系发达,有根瘤。其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国分布面积(东北、华北、和西北)最大,种类最多。


图片

4.5|玻璃咯嘣
  “玻璃咯嘣”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产自交城夏家营镇覃村。是太原地区春节前后应时的一种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了“圪嘣、圪嘣”的声音,清脆悦耳。

图片

图片


4.6|交城调料面
  山西省交城县调味品厂创建于1991年11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润美牌系列调味品为一体的私营企业。2009年6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润美牌系列调味品师承于明末清初医药学家傅山先生题写店名(卫生馆),并由其亲自书写配方的五香调料面,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本厂传承人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结合现代药理学和营养学理论,采用先进工艺流程,精心研制开发出五香型、肉味型和麻辣型等3个系列10余个品种。其原料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属纯天然植物香料。该系列产品味道芳醇,味美浓郁,味厚持久,长期食用具有调节脾胃、增强食欲、健体强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产品可用于炒菜、烧菜、炖肉、调馅和调制各种凉菜、汤类、风味小吃等,荤素皆宜,是居家、餐饮业必备的调味佳品。


图片

4.7|刺绣堆锦
   旺英刺绣手工艺品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在当今传统文化迅速崛起的年代,民间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装饰家居和收藏的热门产品。做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刺绣堆锦,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7年5月,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并获奖。2007年7月,产品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展会上受到了1、张宝顺等与会领导和工艺美术大师的高度赞誉。本工作室的工艺美术大师解爱英于2006年10月被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授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称号。2008年4月份产品被吕梁市选中参加了北京朝阳与山西吕梁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共同举办的“名、优、特产品展示会”;8月份参加了山西工美为庆祝奥运会举办的“山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11月份应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会上受到了国内外工艺大师们的关注,北美代表辛蒂.鲍登女士以及国际级布糊画大师滕藤的高度评价。2009年在喜庆国庆60周年之际应山西省林业厅邀请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会后被授予“先进花卉企业”的荣誉。2010年2月被山西省委宣传部选中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图片


相关资讯